绿雕的设计除了钢架结构外,设计师必须全面了解植物特性,既要保证花期交替的合理运用,又要保证株型高低的合理搭配,使作品在展示的初、中、晚阶段,伴随着植物的生长、开花、变色等自然习性,展现出无比神奇的变化。
1990年,北京亚运会开始大规模采用五色草立体造型装饰比赛场馆、美化环境,这是五色草绿雕工艺的鼎盛时期。90年代中期以后,随着国内外园艺交流的增多,人们对绿雕的色彩要求更高。随着盆钵育苗的低矮新优花卉品种的培育和引种的逐步深入,色彩斑斓的一二年生草花取代了色彩单一的五色草,卡盆技术代替了传统的挂泥插草工艺,五彩缤纷的立体绿雕设想得以实现。
植物雕塑需要专人进行修剪,施肥,除虫等工序。并且植物还会有自然寿命,维护成本相当高。而仿真绿雕定制维护则非常简单,只需要定期派人用气吹设备对附着在上面的灰尘进行处理,少去了真实园林植物雕塑复杂繁琐的维护工序。
我国绿雕制作起步于二十世纪60年代。当时的绿雕主要受古罗马模纹绿雕的影响,图案以模纹为主,造型设计简单,骨架结构简陋,可供选用的植物种类、色彩单一,景观效果一般。后,绿雕造型从简单的花篮式样发展到复杂的双檐亭、宝塔、龙、凤、大象、熊猫等形象,骨架结构也从初砖砌结构发展到钢木结构,绿雕造型更为准确,细部图案纹理刻画更为细腻。
地表植物覆盖率通常达到80%以上,不同颜色的植物密集分布在三维结构上,终形成多彩的三维结构。花坛工程。通常,修剪和植物形成的造型艺术没有立体花坛复杂,它们的审美价值也不如植物绿雕。